树冠可分七层,顶层饰凤鸟为树尖;其下二层的干与叶合为一体,饰西王母、力士和壁等图案;下部四层插接二十四片枝叶,向四方伸出。 凤和蛇的轮廓均为曲线,形成有动感的韵律。 1厘 米。
17厘米,木胎,浙江省博物馆藏。
不同之处,是前者以金铸成,后者则以武夫石磨制而成。
在每层三根枝条中,都有一根分出两条长枝。
利簋 属西周早期,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,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。 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中期晚段,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墓出土。 首批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目录 六龙三凤冠,明代,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,通高35. 这些图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,而且天神已有反应,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,这是要赐福于下界的表示。
10这件座屏在艺术上极为成功,历来被艺术史家看成是楚国漆工艺品的代表作。
中山王铁足铜鼎 属战国时期,1977年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。 壶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饰的有翼小龙,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状。 冠上所饰珍珠、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,最多的一顶上 有宝石128块,最少的95块;珍珠最多5449颗,最少的3426颗,最重者2905克,最轻者2165克。
18鸭形玻璃注 属北燕时期,1965年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。
以下64件国宝级文物,由国家文物局根据地方文物部门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评选出,并印发有《首批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目录》,规定这64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览。 这件玉琮的制作,技术高超,可称神工鬼斧,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。 5厘米,身长45厘米,宽13厘米。
9底部浮雕以纠结的蛇、蟒和蛇吞蛙为主要内容。